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,全球的军事对抗分为了“同盟国”和“轴心国”两大阵营。所谓“轴心国”主要指的是德国、意大利和日本等国家,其中,最令我们中国人记忆深刻的,无疑是日本。从1931年9月18日的“九一八”事变开始,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,长达十四年的时间里178炒股配资,中国人民遭受了日军的铁蹄蹂躏,深刻的仇恨与历史记忆难以忘却。
这十四年里,侵华日军犯下了无数滔天罪行。国仇家恨,血海深仇,事无巨细、罄竹难书。战后清算时,整个中华民族都在回忆这些痛苦的过往,并将这些罪行一一提交至国际法庭。最终,32名战犯被公开审判。然而,这时有一个国家,却提交了一个名单,里面列出了超过一百名战犯。这个国家与日本究竟有什么样的深仇大恨,居然能够列出如此庞大的名单呢?
展开剩余87%当我们进一步了解这个国家的另一个举动后,就会发现,事实上这个国家的“仁慈”程度,已经比预想中的要宽容许多。这个国家,正是澳大利亚。
1940年,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。美国对日本的封锁愈发严密,尤其是通过驻珍珠港的海军力量,切断了日本的能源供应链,严重削弱了其军事力量。本就资源匮乏的日本,形势变得愈加严峻。为了突破这一困境,日本做出了一个疯狂的决定——偷袭珍珠港,给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力量造成沉重打击。
偷袭成功后,日本的扩张野心愈发膨胀,他们将目光锁定了东南亚,企图强行掠夺该地区的资源。东南亚不仅是一个丰富的资源宝库,也一直以来是英国的势力范围。日本的进攻让英国感到极大的威胁,纷纷派兵前往东南亚抵抗日本。
不仅如此,英国还寻求了一个新的盟友——澳大利亚。澳大利亚的士兵在初期信心十足,但没想到在短短的一天时间内,他们就被日军击败。尤其是在马来半岛的战役后,英澳联军被日军彻底击溃,13万的军队被迫投降。而这13万人中,有15000名澳大利亚士兵,他们在战斗中冲锋在前,对日军造成了更大的威胁,结果遭到日军的极度残忍对待。
这15000名澳大利亚战俘中,超过1万人被虐杀,或是遭到机枪扫射,或是被直接活埋。手段极其残忍,令人心惊。然而,这只是日本侵略行径的一部分。1942年,日本空军出动超过200架战机,轰炸了澳大利亚的达尔文港,造成了700多名澳大利亚人死亡,其中不乏无辜的平民。这场空袭令澳大利亚民众愤怒不已,许多人纷纷向政府请愿,要求参战。
当时,澳大利亚的总人口不过700多万,可在短短的一个月内,澳大利亚就成功组织起了上百万人的军队,其中120多万名青壮年男性中,有60多万人自愿加入军队。如果没有政府的劝阻,几乎所有的澳大利亚人都会参战。
同时,澳大利亚派出了一支由约300人组成的部队,前往安汶岛与荷兰军队一起防守,抵抗日军的进攻。但最终,日军依然突破了防线。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,澳大利亚和荷兰军队被俘,1000多名士兵中,生还者不足200人,而这200人中,竟然没有一个澳大利亚士兵。
1943年6月,日军再次进攻新几内亚岛,企图将其纳入自己势力范围,以此在美国和澳大利亚之间建立一道屏障,切断两国的联系。13000多名日军悄悄潜入新几内亚的原始森林,准备从北海岸线发起进攻。但澳大利亚早已做好准备,派遣侦察兵全程监视日军的一举一动。
在日军进入包围圈的瞬间,澳大利亚士兵发起了猛烈的反击。枪声四起,子弹几乎不计成本地射向日本军队,很多日军士兵当场倒地。那些负伤的日本士兵想要投降,但澳大利亚士兵毫不手软,直接将他们击毙。
此举令日军震惊,他们逐渐开始放弃一切人性,只要看到敌人举枪,他们便毫不犹豫地开火,哪怕对方已经放下武器。经过一番恶战,日军在面对澳大利亚的反击时,变得更加凶残。日本军部决定加大对新几内亚的兵力投入,源源不断地向岛上输送兵员。到最后,超过20万的日军驻扎在新几内亚,兵力达到顶峰。
然而,美国也向澳大利亚提供了空中支援,双方联合展开猛烈反攻。1943年8月,美国第五航空队成功摧毁了新几内亚的日军空军,彻底改变了战局。接下来,盟军实施了典型的“蛙跳战术”,逐一打击日军据点,最终逼迫日本军队陷入绝境。
1944年,随着美国海军的到来,日军在新几内亚岛上的最后一块根据地也被攻占。尽管日军一度试图反击,然而澳大利亚士兵凭借对地形的熟悉,坚不可摧。经过几个月的围困,日军的粮食和补给逐渐耗尽,士兵们饥肠辘辘,甚至发生了互相食人的惨剧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日军士兵开始投降,然而澳大利亚士兵并没有丝毫怜悯。根据战后的报道,甚至有日本战俘透露,在绝望的情况下,部分日军士兵选择自杀以逃避这种无法忍受的痛苦。
最终,二十多万日军在新几内亚岛上几乎全军覆没,只有不到两万的士兵成功突围。但他们很快就陷入了同样的绝境:澳大利亚的防线不容突破,最终被击败或俘虏。
战后,澳大利亚政府对日本战犯展开了严厉的审判,并处决了140多名日本乙丙级战犯。澳大利亚甚至强烈要求将昭和天皇列为战犯,要求其一同接受审判,甚至有提案要求将所有投降的日军战俘一律枪决。
在这种愤怒和仇恨的情绪中,澳大利亚不仅在法庭上追究了日军的罪行,还在二战纪念馆内将这些罪行一一呈现。在纪念馆外,澳大利亚还用投影仪将日本国旗投射在地面,所有进入纪念馆的人必须踩着这面国旗。这一举动,无疑是对日本侵略行径的深刻控诉。
战争结束后,澳大利亚对日本的报复情绪愈加明显,或许正是因为日本曾将澳大利亚推向了绝境,才让这个曾经的盟友如此深刻地感受到仇恨的力量。
发布于:天津市广源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